
Louis Nicholls 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创业者。在过往的合作专案中, Nicholls 发现大部分毕业于商学院的同学在创业中容易触犯一些「死穴」,因为他们已经成功被塑造成只适合进入大公司的人。为了提高商院生的创业成功率,Nicholls 整理了 10 个商院生最容易犯的错误,提醒他们尽量避开。
即便对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创意工作者而言,创立一家新创公司也绝非易事,因为成功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如果说拥有丰富经验的人在创业时尚且如此艰难,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从商学院毕业的同学在创业路上会频繁遭遇挫折。除了一些常见的挑战以外,商院生通常还需要面对缺乏创造力和专业知识的尴尬。在为期 3 至 5 年的商科教育中,他们已经成功被学校塑造成只适合进入大公司的一群。
针对企业家精神和创造力这两个问题,Paypal 的共同创办人 Peter Thiel 的说法一针见血:
在这样的背景下,商院生究竟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成功机率呢?
我在创办「Gymhopper」和「Wiggles」的过程中犯过许多错误,同时也累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除此以外,我还热衷于和拥有商科背景的创业者进行交流,同时支持和指导他们的创业工作。在这些活动中,我总结了一些商科背景创业者的共通点。
随后我整理了一份错误清单。如果你是商院生,而且在从事创业工作之前没有对科学性或者创造性的领域进行过研究,那幺这些错误将会成为你的创业「死穴」。有些错误相对容易察觉,有些则较为隐密。在排名不分先后的情况下,我整理出了商科创业者在创业前 6 个月内最容易犯的 10 个错误,你应该迴避它们。
1、避免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类似于「我有一个很棒的想法,我应该到哪里寻找合适的开发者呢?合作者可以得到一定的股权」的消息。什幺?你有一个很棒的想法?那幺恭喜你!但我敢打赌至少有 100 个人在每天清晨洗澡的时候曾经有过类似的想法。作为一名开发人员,我可以向你保证每一位你认为「合适」的开发人员在进行产品开发之前都曾经思考过好几百种方案,其中有一些是已经处于开发阶段的方案,别的则尚处于构思阶段。
想要说服别人停止手头上的工作转而为你开发产品,你有 3 个选择:
- 给他们提供优厚的报酬
- 学习如何为自己的想法构建出一个可以向客户展示的模型,并以此证明自己不是一个空有想法的人。这种方式最棒的一点是你可以学习到一门全新的技能,即便在 20 年后机器人全面接管了开发工作,你也可以藉这门技能养活自己
- 如果你不具备执行前两种方案的能力,你可以选择依靠你的商业技能,以说服他们你将会成为一位不错的合作伙伴。你需要动身展开销售、背书以及引导等工作,这些活动可以让你的开发者认同你的价值并同意和你达成合作关係。
我曾经在各类专案中与数百名商科学生进行过合作,他们都学习过与行销或销售领域相关的课程。我发现绝大部分商科学生都会认为自己对于行销类活动拥有完备的知识,并坚信自己可以胜任这类工作。
没错,我认可这些商科学生站在街上展开行销活动的表现确实会比一般人更好,但我始终对他们在创业活动中的行销能力有所保留。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创业专案的行销类活动当中,表现最差的往往是那些修读行销专业或者曾经在大公司担任行销职位的商科学生。
原因非常简单:新创公司所需要的行销类活动和大公司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商学院往往以大公司的架构作为授课範本。因此在创业时,商院生往往会抱有一种错误的自信。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没有什幺特别,仅需多加练习即可。

这里提出一个经验法则: 如果这些顾问、导师或者「教练」在没有投入相应的时间的情况下向你索取股权或者回报,你需要做的是拒绝并远离他们,因为一个可以给出优秀建议的人根本无需向年轻的创业者索取利益。
商科创业者需要切记这个错误,因为它在拖慢进度的同时还会引发创业团队的内部问题。
8、过份关注自己的薪水拥有商科背景的人已经学会了如何根据薪水来衡量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换而言之,你得到的薪水越是丰厚,那幺你作为雇主的价值就越大,你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就越高。但在创业阶段这种心态绝对是不可取的,只可惜实在有太多商科学生犯下这个错误了。
创业和就职于大公司不同,你并不是为了一份薪水而工作,你的重点应该放在公司的整体价值上面。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薪水应该仅仅和两个条件有关:
- 这个月公司可以为我支付多少薪水
- 这个月我需要多少薪水
当然,随着公司发展薪水的情况也会跟着改变,但至少在创业的第一年内你应该将自己的薪水控制在维持生活的最低限度。你应该将多余的资金投入到公司以便尽快速获得增长。
我时常听到一些共同创办人提议自己的薪水应该至少和大公司持平,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应该被赋予更高的工资,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早进入公司,所担任的岗位也更加重要。
请别再以大公司员工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了,你应该坚信自己的股权终将会补偿这些短暂地损失。每一位共同创办人的薪水不可能都一样,但你应该以他们所处的情况来决定各自的薪水,而不是根据你带有偏见的个人价值标準。
9、在错误的时间点以错误的理由向投资人募集资金关于这个错误,一些比我更有经验地人已经撰文详细叙述过。
但我想指出商院生犯这个错误的比例要远高于平均值,这或许和商院生往往倾向于为自己的成就建立一套客观的衡量体系有关,他们会将募资行为视为备忘录上的必要目标。
10、缺少坚持不懈的毅力这并不是商院生独有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商院生群体当中尤为突出,这大概和商院生所受的教育有关。由于在教育阶段曾经被大量灌输大公司的一套,商院生很容易对回馈和激励形成过高的期望。
由于创业阶段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很难判定自己的公司最终能否获得成功,甚至连自己所做的决定是否正确也不知道。但商院生们往往更适应週期性测试、案例研究以及每月评估这类直观的回馈模式。和那些可以在毫无回馈的情况下潜心研究 3 年的科学家不同,商院生更希望可以定期获得专案的回馈并以此基础制定下一阶段的行动计划。
这仅仅是我的假设,但这就解释了为何众多商院生对创业抱有「三分钟热度」的心态。
欢迎加入「Inside」Line 官方帐号,关注最新创业、科技、网路、工作讯息
